来源:大众网
2024-05-14 16:56:50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苏志浩 东营报道
绿色低碳,是一座城市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得分点,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5月10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东营市,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新华网、大众日报、大众网、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的40余名记者齐聚东营,共同探寻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在一天的行程中,采访团先后走进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东营港码头等地点,零距离了解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运行的催化剂流化核心技术,近距离感受国内领先的热电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实地领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东营爆发出的澎湃动能和展现出的勃勃生机。
“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是中国万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多年来,公司始终围绕‘减油增化’和产业上下游配套,持续‘强链、延链、补链’,着力引导公司优势板块由‘大而全’向‘强而精’转变,持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走进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中国万达集团董事局董事、副总裁、万达石化集团董事长苟英群的介绍吸引了记者们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构建了从印尼原油开采、港口码头,到石油炼化、高端浆态床加氢、化工及后续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新材料、橡胶生产,再到轮胎制造的高端石化产业链,成为全国产业链条最长且最完整的炼化企业之一,4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实现催化剂流化核心技术运行国产化,打破国际垄断,目前正积极推进总投资200多亿元的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鸿丰化学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0多亿元,利税近100亿元。
海风猎猎,一望无际。在东营港码头,一字排开的装卸机巍峨壮观,引得采访团成员纷纷拍照。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紧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国内绿色低碳园区标杆,建设绿色低碳的世界级石化基地,以芳烃、丙烯产业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集群,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链群化、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吃‘碳’吐‘油’”,这个新词背后的中国石化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成为了本次采访中记者关注的重点。CCUS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可以实现二氧化碳深度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兜底”技术,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途径。
作为捕集端的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拥有全国首台套二氧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装置,这也是国内变压吸附工艺制取二氧化碳的首次应用、项目在热点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和处理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对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能源战略规划具有积极作用。港城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健介绍,项目在满负荷的运行工况下,二氧化碳的捕集能力达到10万吨/年,氮气15000 Nm3/h。
而作为利用封存端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是胜利油田于2009年投入开发的采油区块,地质储量285万吨。由于莱113区块油藏复杂、注水开发效益差、采收率低,对这类油藏应用二氧化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技术),即液态二氧化碳经管线连接专业的注入泵后,以增压的方式注入地下油藏,既有效“驱油”,增加石油产量,又将二氧化碳永久滞留地下,实现了减碳固碳。
“莱113区块二氧化碳注入现场始建于2021年6月,10月1日正式投产运行,年注入二氧化碳能力5.4万吨。省里油田以二氧化碳有效埋存和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编制了二氧化碳驱油埋存试验方案,可埋存二氧化碳52万吨,相当于减少了20万辆轿车一年的碳排放量;提高采收率17%,累增油25.5万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胜利油田莱113区块负责人介绍道。
一路走来,皆是风景。近年来,东营抢抓机遇,应时而动,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一系列项目有效推进,一系列成绩不断取得。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爆发出澎湃动能,展现出勃勃生机。
采访结束后,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周昊瑾表示,本次观摩的企业都在向绿色化、低碳化进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东营切实融入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建设。新黄河客户端视频记者郑立国说,在东营,“绿”意盎然的高质量发展正在快速推进,其澎湃动力引发的强磁场,正不断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
诚然,如今的东营,补链强链的成效更加显著,数字赋能的态势更加强劲,新兴产业的拉动更加突出,绿色低碳的底色更加鲜明,环境打造的措施更加有力。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成果,为东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也让我们对东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东营样板”的未来之路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