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海报新闻
2020-02-21 08:59:00
记者 李庆宇 通讯员 李露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单位公安信息化管理,有他;训练基地新址迁建,有他;举办无人机培训班,有他;参加“无人机挑战赛”,还有他......可是,这次指导各区县利用警用无人机抗击疫情,工作开展到一半,他却“失踪”了。
一条微信之后 他关了机
会议室外,夜幕深沉,寂静无声。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人影攒动。已是晚上十点,淄博警察训练基地警用无人机团队和张店公安分局特警大队无人机飞行中队还在热烈地讨论着。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根据市局部署,全市警用无人机紧急升空,与地面力量协同作战。淄博警察训练基地作为全省警用无人机培训基地,责无旁贷承担起了对全市各分县局技术指导。空中喊话开展防疫宣传、利用空中视角规划勤务区域、运用抛投功能提供紧急服务、加强路面管控启动战时交管、利用喷洒功能开展空中消杀、借助夜视功能加强夜间巡查......基地治安教研室主任车颖带领几名团队骨干,多日以来往返于各区县之间,启动战时机制,送教上门,悉心指导。
2月11日晚,在张店奔波了一天后,大家正在特警大队会议室作总结。平日里喜欢说笑的“张无聊”却显得有些沉默。过了一会,他站起身走出会议室。很快,车主任收到了“张无聊”的微信:“老车,我感觉有点不舒服,早走一会儿。”车主任微信上叮嘱了一下路上注意安全,不动神色地继续和大家讨论。
会议结束,他第一时间给“张无聊”打电话想询问一下情况。电话里却传来了关机的提示音。再打,还是关机。这样反反复复七八次,他越发焦急,只得短信、微信留言:“发生什么事了?开机回电!”
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接到了“张无聊”妻子的电话:“玉森住院了,突发心脏病......”
虽“知天命” 却饱含激情
“张无聊”,不无聊。其实,他很有料。
熟悉“张无聊”的人都知道,他的真名是张玉森,是淄博警察训练基地的一名教官。1993年7月,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他便在训练基地扎了根,先后在交通教研室、科技信息中心工作至今。除了日常公安信息化方面的教学研究以外,他还承担基地所有内、外信息网络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2018年初,训练基地迁址。张玉森作为公安信息化方面的行家里手,顺理成章参与其中,主攻基地新址智能化建设工作。
1969年出生的他已经年逾五十。许多人迈入“知天命”之年,便开始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但是在张玉森眼里,“知天命”意味着虽阅尽千帆,戎马半生,明知道理想实现之艰难,却依旧愿意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无人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这一领域基本上是年轻人的“天下”。2017年,一次溧阳之行打开了张玉森探索无人机领域的大门。从认识无人机的型号、功能,到学习操控,再到后来的调试、维修,张玉森就这样从一个对无人机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变成了“达人”。
作为训练基地警用无人机骨干力量,他成功举办了全省公安机关四期警用无人机培训班,拥有公安部警用无人机驾驶资质;带队参加“无形截击2019无人机挑战赛”;2019年5月份参加公安部组织的警用无人机教官考官培训,担任首期班班长,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很难想象,这位年逾半百的人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中“虎口夺食”,并且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而他,做到了。
这次操控无人机投入战“疫”,张玉森连续十几天和团队成员从早上七点开始工作至晚上九点。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大家都解散回家后,他还要继续对无人机进行检测、调试,确保第二天能正常飞行,每次到深夜才能休息。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打倒了这个不知疲倦的“硬汉”。后来大家才知道,当天晚上开讨论会时,他不时感觉心脏间断骤疼,在实在无法忍受后,他才离开了会场开车直奔医院。到了医院,医生在给他做检查时,他依然放不下工作,准备给同事打手机交代一下第二天需要做的事情。“愤怒不已”的医生狠狠批评了这位“不要命”的工作狂,关掉了他的手机。
即使这样,他仍然不顾医生“尽可能静卧,减少活动”的叮嘱,一出院,立马让妻子开车载着他回到办公室,把需要调试、修理的无人机取回家,想着一旦自己感觉稍微好转,可以立即着手工作。
他的愿望 是活成一束光
说到张玉森的一身本领,很多是被同事的需求激发出来的。有一次,一位同事电脑出了问题,请他帮忙修理一下。他忙了很久才把问题解决了。这件事让他反思了很久,他想,如果自己的技术再精湛一些,便可以更快地给他人解决问题。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更加努力地学习钻研,就是为了别人有需求的时候,自己可以伸出援手。这么多年,训练基地没有受过他帮助的人寥寥无几,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你有求,我必应”,无一例外。
2015年,张玉森做过一次大手术,由于肾上长了肿瘤,导致部分肾脏被切除,随后又经历了凶险的术后感染,所幸最后康复。在迈过了人生的这个坎后,原本就豁达的他更加恣意洒脱、大气淡然。有一次,同事张远锴和他去外地出差,被他身侧的那道二十多公分长的手术刀疤骇得叫出了声,他却轻描淡写地自嘲:“身上没有点疤痕,算什么男子汉!”虽然他是单位的“老同志”,但是却从不倚老卖老,总是喜欢和晚辈说说笑笑。有时候大家开他的玩笑,他也不恼怒,乐在其中。失恋了、和父母闹别扭、孩子不听话......大家有了烦心事,都喜欢和他“倒倒苦水”,他也乐于做一个“倾听者”,说说笑话,开导几句,对方内心的不如意烟消云散。
和张玉森聊起工作种种,他最喜欢谈的,还是无人机。他说,他喜欢无人机“鹰击长空”的感觉,可以获得无比辽阔的视野,看到在地面上看不到的远方。
他说,站在地面上,只能等待光照过来。而无人机身处苍穹,那是光来的方向。他不喜欢只站在地面上等待光芒照亮自己,而是想象着自己是一束光,从高空弥散下来,照亮别人。
也许,他不知道,他在大家的心里,已经活成了一束光。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