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3-11-08 16:55:06
鲁中网记者 孙蕊
“双十一”购物节走到第十五个年头,消费者疲于应付各种满减规则,热情逐年下降。如今,越来越多的平台入局“双十一”,想要打动消费者,“低价”成了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平台、主播、商家都纷纷加入价格战,限时优惠、平台补贴等促销手段让人目不暇接,消费者们在“买买买”的气氛中更要保持理性,不被低价迷了眼。
经过十五年的经营,“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一大品牌,越来越多的平台、商家加入“战场”。今年的“双十一”,平台摒弃了繁杂的优惠手段,用直接、醒目的“低价”激发用户下单。过去“双十一”是商家清仓、消费者抢购,如今消费者成了平台、商家争夺的焦点,价格势必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与否的杀手锏。因此,淘宝、京东等平台都打出了官方立减、现货直发的口号,力争让消费者少费心思、少花时间,拿到最大的优惠。有网友称,自己在预售时付了定金,第二天就已经拿到了快递。
“双十一”的火热,也让战火从平台蔓延到了直播间。平台、品牌、主播之间也爆发了一场舆论战。10月24日,海氏电器的工作人员发文爆料,京东违背价格约定,将一款烤箱的大促价格下调。随后京东采销工作人员出面否认,并质疑李佳琦直播间有“二选一”行为,涉嫌垄断。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李佳琦公司美ONE合同细则曝光”“李佳琦直播间称从未要求品牌二选一”“大杨哥怒批李佳琦挟持商家”等话题登上热搜。“双十一”热闹的背后,还是商家在算计着消费者兜里的钱。
面对平台、商家花样繁多的玩法,消费者更要看破商家的“套路”,守住“钱袋子。每年“双十一”,都会有商家用“低价”做幌子,将商品价格先抬高后,再通过秒杀、折扣等形式降价,实际到手价格与平常相差无几。还有商家借助促销,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销售临期产品、瑕疵产品,让消费者吃哑巴亏。俗话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与其和商家斗智斗勇,不如走出消费主义的陷阱,按需购买,把钱花到刀刃上。
低价营销的手段是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但面对低价“狂欢”,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迷失在直播间非理性的氛围中,谨慎“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