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人李振声入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4-08-13 08:35:05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10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有关人选情况从8月12日至8月16日进行公示。

  在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中,山东淄博人李振声位列其中。他取得过哪些成就?他有怎样的成长轨迹?他与母校、家乡媒体等有怎样的故事?

  淄博农村走出科学大家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谢村,在兄妹4人当中排行老二。

  虽然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先私塾,后学堂。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哥哥资助李振声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李振声弟弟李永渚曾回忆,当时他们兄妹4人全在当时的光被中学上学,因为战乱,光被中学的小学部留在周村,中学部迁到了济南,他在周村读小学,李振声到济南读初中。

  在弟弟李永渚的印象里,二哥很老实。李永渚曾说:“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在世的时候,二哥差不多每年都要回来一次,母亲去世后,他回来就比较少了,大哥生病的时候,他虽然工作繁忙,总是抽空给大哥寄钱、寄药。”李永渚说,李振声每次回来,村里人来看他,他总是两只手紧紧跟大家握着,那么亲切、自然,一点儿也没架子。

  李振声读到高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原来就想到济南托人找个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前身)的招生广告,上面提到了可以提供吃住等非常吸引人的条件,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考,结果考上了。李振声曾对山农大校友们说:“这样一个意外的惊喜,应该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成为一位科学大家。

  心系家乡,不忘初心

  对于家乡父老,李振声时时挂在心上。

  当年读大学时,山东农学院农场繁殖了山东正推广的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几个优良品种。李振声回老家,便将学校农场繁殖的这些优良品种带回家去种植,“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就产生了将来争取搞小麦育种的念头”。参加工作以后,李振声非常繁忙,但是每次回家时都不忘带回麦种在家乡田地里做试验。

  1946年从光被中学(现淄博市第六中学)毕业后,母校也是李振声魂牵梦绕的地方。

  据他弟弟介绍,有一年李振声回老家探亲,晚饭后独自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看学校。学校90年校庆、100年校庆时他都写了贺词。90年校庆的题词是“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百年校庆的题词是“承传伟业,发扬母校优良体统;与时俱进,更创六中惊世辉煌”。他还时常与母校的领导和学生通信,对母校非常关心。时至今日,他还时常与母校的领导互通电话,保持着密切联系。

  这其中,还有几个特别的情节。2005年9月学校百年校庆的时候,李振声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前来,给学校寄来了4000元钱表示祝贺,还给学校题写了校名。由李振声牵头,一些从六中毕业的学生为母校制作了一座世纪大钟,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年满18岁的学生进行成人宣誓,成人宣誓仪式和遇到重大活动、节日,都要组织全体师生肃立,鸣钟18响,教育学生“扬声常振玉,附首默求真”。

  2007年,学校专门设立了集教育性、科普性、史料性于一体的李振声院士馆,传播弘扬他的“院士精神”——责任、目标、毅力、合作。李振声因身体状况未能赶回周村,但他发来了揭幕致辞。他在致辞中说:“我的知识积累就在这里奠基,所以我非常感谢和怀念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他们给了我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对于家乡媒体,李振声也十分关心。2019年在鲁中晨报创刊20周年来临之际,鲁中晨报收到了一份特别礼物。“信息采集 求真务实”——这是李振声为祝贺鲁中晨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词。简短八个大字,带来的是他对新闻报道严谨的要求,更是对家乡媒体的殷切关怀。

  “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的介绍里,对于李振声这样写道:“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李振声的科学生涯中,满是一个个扎实、闪光的足迹。

  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当时正赶上西北小麦产区条锈病大流行,减产20%到30%。李振声着手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到1979年,他的研究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它的成功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谈到这些,李振声只是淡淡的一句:“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1987年,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之路,李振声曾说:“我只是提供了一些方法,一点思路。” 他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表示,今后他“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大工夫,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研成果,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